REGRESAR

驚豔葡萄酒

傳承

阿根廷葡萄酒與歐洲的淵源極深,自從16世紀中葉,西班牙籍的 Juan Cedrón神父為了彌撒用酒,而在阿根廷北部的聖地牙哥艾斯德羅省 ( Santiago del Estero )種下第一株葡萄苗,此後阿根廷葡萄園的開墾就持續的往西南方發展,而整個產業成長的契機,卻一直等了三百年。

1850 ~ 1900 年間,正值歐洲葡萄園根瘤蚜蟲害肆虐之時,以義大利、西班牙、德國和法國為主的歐洲移民潮,為阿根廷葡萄產業帶來更多的葡萄品種、種植方法和釀造技術。

 阿根廷葡萄酒產量世界排行第五,全國釀酒葡萄的種植面積達到 21 萬公頃(2005年),整個產區主要分布在南緯 22 ~ 42 度的安地斯山脈東麓,其中以聖璜省 ( San Juan ) 和門多薩省 ( Mendoza ) 兩大產區最為知名,兩省產量即佔全國總產量的92%。

地形氣候

每年從西邊吹來的太平洋潮濕季風,在橫越平均四千公尺高的安地斯山脈前,水氣便已喪失殆盡,造成了聖璜省和門多薩省一帶的高原荒漠地貌:黃土礫石,林木稀疏,白天艷陽高照,夜晚大幅降溫,一年有三百天以上的晴朗日子。 雖然平均年雨量不足200毫米,但依賴天然融雪而建立的龐大灌溉系統,造就本區成為適合栽種葡萄的地方,也使得歐洲移民帶來的各類葡萄品種,像是 Cabernet Sauvignon、Cabernet Franc、Pinot Noir、Syrah、Merlot、Bonarda、Sangiovese、Tempranillo、Chardonnay、Riesling、Chenin、Sauvignon Blanc,有機會在本區尋找最適合自己生長的微氣候和微地形。

 其中最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法國農業專家Miguel Aimé Poget 成功引進的 Malbec 葡萄。 Malbec 這個阿根廷種植最多的品種,本來在法國只是不起眼的配角,常被當作廉價酒或是中級酒調和時的基酒,來到阿根廷門多薩省之後,似乎是找到了舞台,釀出來的酒竟然表現得渾厚飽滿複雜豐郁,成為獨當一面的品種! Malbec 酒色黯紅高貴,新酒有紫羅蘭的芳香,陳年的則有松露的迷人香氣,普遍受到阿根廷當地人的肯定與喜愛,也多次在英國、法國、美國、加拿大和加勒比海等國際酒展中獲獎,從此成為阿根廷紅酒的驕傲。 此外,白葡萄 Torrontés 是阿根廷當地特有的品種,堪稱阿根廷的代表,和 Malbec 同樣是國際各大酒展的常勝軍,值得行家細心品嚐。

 特殊的自然環境造成本區葡萄成長緩慢,不僅較能保持香氣,也使得葡萄皮裏的多酚和單寧完整生成;而在荒原坡地開墾出來的莊園,迫使葡萄藤必須往地底更深處札根才能活命,而從地底深層吸取上來的水分和礦物質也符合了愛酒人的期望;加上當地很多酒莊仍舊堅持歐陸傳統,以杯型剪枝法為主,嚴格的裁剪枝條,讓每一棵粗壯的”葡萄樹”根系所汲取的水分和微量元素,以及葉子裡葉綠素光合作用的養份,充分地供應給篩選後僅存的幾串葡萄裏,使得採收下來的葡萄,本身的結構就很紮實飽滿。

舉例來說,以 Malbec 和 Syrah 這兩種葡萄跟原產地的兄弟品種相比較,在阿根廷這裡結的果實更加皮厚色深汁少味濃。 因氣候和地理環境的差異,讓同品種的葡萄成長在不同的地區產生了變化,這樣的先天條件和後天照顧,使得許多原本不為世人所知的阿根廷葡萄美酒也漸漸被發現,而躋身國際高級酒的行列,像 Catena Zapata、Cheval des Andes、Felipe Rutini、Henry de Lagarde、Caro、Iscay de Trapiche、Weinert、Miquel Escorihuela Gascon 等優質葡萄酒,在國際評比上都有不俗的表現。

法定產區

為有效控制葡萄酒生產品質,由國家農業技術研究院(Instituto Nacional de Tecnologia Agropecuaria) 於1999年提出了一系列方案,經政府核定而成為阿根廷法定產區標準 (D.O.C.) 的法令,唯有符合資格的葡萄酒標籤上可以註明 D.O.C. 法定產區的字樣。施行至今,已核定四個法定產區,分別是 Lujan de Cuyo、San Rafael、Maipu 和Valle de Famatina。

整個阿根廷國家法定產區內容,簡要歸納為以下四個重點 :

1.           必須全部使用劃定的法定產區內生產的葡萄。

2.           每公頃不得種植超過550株葡萄藤。

3.           每公頃葡萄產量不得超過一萬公斤。

4.           葡萄酒必須在橡木桶中培養至少一年,並且必須在瓶中熟成至少一年。

這樣的法定產區標準,限制了葡萄的種植不至於濫產,也同時保障了葡萄酒的基本品質。 然而實際上,許多有份量的酒莊仍然沒有採行 D.O.C. 標準,依舊沿襲傳統方式栽種、照顧和釀造,繼續堅持自我風格。

受惠於阿根廷產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得本區葡萄裏的類黃酮含量極為豐富,但也因為日照強、水分低,日夜溫差大的關係,長時間的光合作用造成葡萄裡所含的果糖比例升高,於是在釀造轉化機制裡會得到較高的酒精,通常會有13~14度,少數飆到15~16度,有別於法國紅酒的12.5度。

本文由阿根廷微諾瓦實業有限公司 Esteban E.J. Hsieh 提供

 

未 成 年 請 勿 飲 酒

 

 

Updated date: 05/03/2021